服务热线
400-611-2850
普略医学是国内首家专注于医学科研咨询及技术服务的公司,专门为临床医生提供科研问题解决方案。
Phone: 400-611-2850
E-mail:: service@100biotech.com
或 在线留言 给我们
1、联系与咨询。
您可通过公司的服务热线400-611-2850和服务邮箱 service@100biotech.com,或者与您联系的普略医学服务人员,告知您的科研合作需求2、签订保密协议,洽谈具体服务内容。
在双方签订合作保密协议后,您可与普略医学科研合作咨询小组进行具体项目沟通;您和普略医学双方明确服务产品需求和具体项目要求;普略医学制作和提交项目实施方案和报价。3、双方签订合同,客户按合同支付费用。
双方对合同服务内容和价格无异议后,签订服务合同。您按合同约定支付费用,并提供必要的实验药品或样品(实验样品的寄送须采用特快专递形式邮寄,有低温要求的、固定要求的,按低温保存、固定防碎方法运输,以确保安全可靠)。4、项目实施,开始为客户提供科研咨询和技术服务。
普略医学按合同方案进行项目实施。项目实施过程中,普略医学项目经理按时与客户反馈及交流信息;普略医学开始为客户提供相关科研咨询和技术服务,并及时按合同将数据、材料、样本、模型等相关信息材料提供给客户。5、分析结果资料,整理提交数据。
普略医学技术团队分析整理数据,总结结论,将完整项目实施报告和数据、图片等相关信息提供给客户,同时根据合同处理相关的实验材料。项目报告内容将包括具体实验方法、步骤、所用试剂、仪器、数据、结果和结论等。6、项目完成,协商进一步合作。
项目完成,客户如有后续科研服务需求,双方协商进一步合作。
白蛋白紫杉醇:一款纳米化疗药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20-12-04 11:35 文章来源:未知 作者:百替生物
白蛋白紫杉醇的过去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家在太平洋紫杉树的树皮中发现了抗癌活性成分——紫杉醇。没多久,紫杉醇就被提取纯化和试验,于1992年获批用于卵巢癌治疗。
然而单靠从紫杉树中提取获得紫杉醇远不足以满足临床众多患者的需求,科学家们就继续开展研究,并从欧洲紫杉中发现了丰富的半成品,用它来半合成紫杉醇,解决了紫杉醇的供应问题。
因为科学家的不断深入研究和纳米技术的发展,使得一个天然化合物的抗癌药用价值得到了大大提高,进化成为一个副作用更小、治疗效果也更好的药物。
白蛋白紫杉醇的今天
在美国,白蛋白紫杉醇已被用来正式治疗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等。2009年,白蛋白紫杉醇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但目前正式批准的适应症尚只有乳腺癌。2018年,在中国CSCO乳腺癌治疗指南中,白蛋白紫杉醇被推荐用于既往蒽环类治疗失败的患者,推荐级别为1A级。随着中国对癌症药物批准政策的改变,新的适应症批准也将加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或可获益于白蛋白紫杉醇。
白蛋白紫杉醇的未来
免疫治疗是目前最火的癌症治疗方法,目前美国有7款免疫治疗的抗体药物获批用于各种癌症治疗,中国也有抗体药获得批准。然而,免疫治疗也有一定的局限,比如肺癌因为基因突变比较多,肿瘤组织里免疫细胞也比较多,是比较适合免疫治疗的“热肿瘤”,但是如果晚期患者PD-L1表达量不高,也需要联合化疗才能在一线治疗中显示出治疗效果。
三阴性乳腺癌一直以来的药物治疗主要是依靠化疗,一但耐药就束手无策。研究者对三阴性乳腺癌的一个新的治疗思路是免疫治疗联合化疗,通过化疗杀伤癌细胞,把“冷肿瘤”改变成“热肿瘤”,从而提高免疫治疗的效果。但不是任何一个化疗药物都可以用来联合免疫治疗的,比如紫杉醇因为需要使用类固醇激素来防止过敏反应,因此会大大降低免疫治疗的疗效,而白蛋白紫杉醇不存在类固醇的问题,且能在癌组织中快速富集,因此成为与免疫治疗强强联合的首选。
普略医学纳米医药技术
普略医学聚焦纳米医药技术,包括纳米载药技术、通用纳米晶技术、膜囊泡载药技术、肿瘤个体化纳米疫苗技术等,为肿瘤、心血管和炎症等疾病方向的研究组织和机构提供临床转化和研发支持。平台齐备纳米药物设计、合成、表征,药理药效、体内外生物学评价和机制研究等实验室,可快速产出重大疾病诊疗创新医药技术成果,和顶级研究型三甲医院1100多个专家组深度合作,可保障转化和研发项目的高效实施。
目前,普略医学在肿瘤纳米药物领域开展了极具转化价值的科研项目。三阴性乳腺癌是最具侵袭性的乳腺癌亚型,复发率高,生存时间短,我们利用纳米系统载带乳腺癌化疗药物进行特异性的递送并结合自噬抑制剂实现对乳腺癌的有效治疗,同时解决临床上化疗药物存在的剂量限制毒性、低溶解度、低生物利用度等问题,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
普略医学一直以来秉承“引领医学科研,提升人类健康”、“攻克重大疾病”的愿景和使命,为社会创造转化医学价值。普略医学“研究院+转化技术平台+研发管线”的运作模式,可为医疗健康领域的进步源源不断地贡献高效创新力量。非常欢迎感兴趣的医药产业界朋友一起合作,共同发展,加速重大疾病诊疗新产品和新技术的临床转化和研发。
1. Gradishar, W.J., et al., Phase III trial of nanoparticlealbumin-bound paclitaxel compared with polyethylated castor oil-basedpaclitaxel in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J Clin Oncol, 2005. 23(31): p. 7794-803.
2. 姜晗昉, et al.,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2013.
3. Chen,W.,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2015. CA Cancer J Clin, 2016. 66(2):p. 115-32.
4. Socinski,M.A., et al., Weekly nab-paclitaxel incombination with carboplatin versus solvent-based paclitaxel plus carboplatinas first-lin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final results of a phase III trial. J Clin Oncol, 2012. 30(17): p. 2055-62.
5. VonHoff, D.D., et al., Increased survival inpancreatic cancer with nab-paclitaxel plus gemcitabine. N Engl J Med, 2013.369(18): p. 1691-703.
6. Adams,S., et al., Atezolizumab Plusnab-Paclitaxel in th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With 2-Year Survival Follow-up: A Phase 1b Clinical Trial. JAMA Oncol,2018.
7. Schmid,P., et al., LBA1_PRIMpassion130: Resultsfrom a global,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hase III study of atezolizumab (atezo)+ nab-paclitaxel (nab-P) vs placebo + nab-P in treatment-naive, locallyadvanced or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mTNBC). Annals ofOncology, 2018. 29(suppl_8).
8. Li, B.,et al., Remarkable response withpembrolizumab plus albumin-bound paclitaxel in 2 cases of HER2-positive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who have failed to multi-anti-HER2 targeted therapy.Cancer Biology & Therapy, 2018. 19(4):p. 292-295.
文章原创作者:一节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