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611-2850
普略医学是国内首家专注于医学科研咨询及技术服务的公司,专门为临床医生提供科研问题解决方案。
Phone: 400-611-2850
E-mail:: service@100biotech.com
或 在线留言 给我们
1、联系与咨询。
您可通过公司的服务热线400-611-2850和服务邮箱 service@100biotech.com,或者与您联系的普略医学服务人员,告知您的科研合作需求2、签订保密协议,洽谈具体服务内容。
在双方签订合作保密协议后,您可与普略医学科研合作咨询小组进行具体项目沟通;您和普略医学双方明确服务产品需求和具体项目要求;普略医学制作和提交项目实施方案和报价。3、双方签订合同,客户按合同支付费用。
双方对合同服务内容和价格无异议后,签订服务合同。您按合同约定支付费用,并提供必要的实验药品或样品(实验样品的寄送须采用特快专递形式邮寄,有低温要求的、固定要求的,按低温保存、固定防碎方法运输,以确保安全可靠)。4、项目实施,开始为客户提供科研咨询和技术服务。
普略医学按合同方案进行项目实施。项目实施过程中,普略医学项目经理按时与客户反馈及交流信息;普略医学开始为客户提供相关科研咨询和技术服务,并及时按合同将数据、材料、样本、模型等相关信息材料提供给客户。5、分析结果资料,整理提交数据。
普略医学技术团队分析整理数据,总结结论,将完整项目实施报告和数据、图片等相关信息提供给客户,同时根据合同处理相关的实验材料。项目报告内容将包括具体实验方法、步骤、所用试剂、仪器、数据、结果和结论等。6、项目完成,协商进一步合作。
项目完成,客户如有后续科研服务需求,双方协商进一步合作。
药品上市后研究及真实世界研究相关政策利好,助力新药快速获批及生命周期延长!
发布时间:2021-07-16 08:29 文章来源:未知 作者:百替生物
一、法规对药品上市后的研究要求
1、药品管理法:第三十条、三十七条和七十八条明确指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对药品上市后研究、不良反应监测、风险管理等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2、药品注册管理法:第二十一条、三十九条、六十四条和六十六条涉及到上市后研究,提出了药品上市后需要继续在规定的时限完成相应的研究工作等要求。
此外,针对突破性治疗药物的审批、附条件批准、优先审评审批、特别审批这四种新药上市加速审批方式也全面加快了临床开发和审评审批。
二、从CDE的审判审评看上市后研究要求
MAH在产品获批后,仍需承担生命周期中的各类任务。包括上市后风险控制、安全性重点检测研究、针对用法用量的临床研究、针对其他规格的生物等效性研究或临床研究、有效性方面或适应症外推等补充临床研究、药学或工艺稳定性研究等。
上市后风险控制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是常规要求,尤其是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此外,部分药品虽然获得批准,但由于临床试验期间发现存在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官方提出药品新上市后,要继续对相关不良反应进行深入研究。部分依赖境外人种数据上市的药品,需要针对中国患者收集和补充不良反应数据,并完善说明书等信息。部分产品虽然获得批准,但国家官方担心MAH为了降低成本,随意变更工艺,因此对API的工艺和质量标准都提出要求。对于生物制品,尤其是结构修饰的生物制品,因为成分复杂而且结构修饰后的功能变化情况,一般CDE会对产品提出进一步质控要求。部分产品虽然获得批准,但部分临床数据还不够充分,还需继续补充支持适应症的临床数据。部分产品包括多个规格,但申请人只进行了一个规格的临床试验,由于临床需要,CDE会批准相关产品,但还会在上市后提出要求。
中国已上市单抗类生物类似物
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是上市后研究的重要组成。上市后临床研究是产品循证证据链的重要补充,是临床可及性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例如新药进院是很困难的,尤其是一品双规的产品,然而可以通过临床研究来将药物用到患者身上,提高医院或者科室的临床可及性。
此外,市场准入的压力也使上市后研究愈发重要。从国家医保局今年发布的调入目录范围可以明显看出其对新药的重视和对创新的支持,但尚未纳入医保的老药也并非毫无机会,其机会就在于适应症或功能主治发生重大变化,可通过上市后研究来做支撑。而对于已纳入医保的药物,也并非高枕无忧,需要不断通过临床研究来评估不良反应、临床价值、药物经济性等,以免从名单中被剔除。
RWS是指针对预设的临床问题,在真实世界环境下收集与研究对象健康有关的数据(真实世界数据)或基于这些数据衍生的汇总数据,通过分析获得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潜在获益-风险的临床证据(真实世界证据)的研究过程。
真实世界证据越来越得到审评机构的认可,可为新药注册上市提供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证据,为已上市药物的说明书变更提供证据,为药物上市后要求或再评价提供证据,可用于名老中医经验方、中药医疗机构制剂的人用经验总结与临床研发,指导临床研究设计,精准定位目标人群等。真实世界证据对药物监管决策的支持将极大利好中药、儿童药、罕见病等。
对于名老中医经验方、中药医疗机构制剂等已有人用经验药物的临床研发,在处方固定、生产工艺路线基本成型的基础上,可尝试将真实世界研究与随机临床试验相结合,探索临床硏发的新路径。针对某些缺乏有效治疗措施的罕见病和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由于临床病例少等原因,可采用基于真实世界证据作为外部对照的单臂临床试验。在儿童用药等领域,利用真实世界证据可支持适应症人群的扩大,增加或者修改适应症,改变剂量、给药方案或者用药途径,添加实效比较研究的结果,增加安全性信息,说明书的其它修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