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 Res.丨又一纳米感应器!可用于肿瘤特异性成像和光热治疗

发布时间:2021-07-26 08:52     文章来源:未知     作者:百替生物

纳米材料具备独特的光电性质和生物学效应,能构筑肿瘤成像智能纳米探针,利用肿瘤微环境特征进行可控响应的光学纳米探针,不仅可以通过可控的响应机制提供更灵敏、更特异的成像,还为光介入治疗提供了有力工具,有助于构建多响应的智能诊疗一体纳米平台。然而,大多数的纳米传感器仅对单一刺激响应,不利于从体外诊断到体内成像的转化。

近日,重庆大学张吉喜课题组等人在《Nano Research》上在线发表一篇题为“Exo/endogenous factors co-activatable nanodevice for spatiotemporally controlled miRNA imaging and guided tumor ablation”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设计了高灵敏热响应DNA探针和基于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纳米换能器。

研究人员利用双链DNA的热解链特性,设计了热响应的开关链DNA (S DNA)。在环境温度达到45℃时,开关链解链,暴露出识别miRNA-21的Toehold序列。miRNA-21的链置换使荧光链(F DNA)释放,远离猝灭基团而恢复荧光。该DNA探针可以实现对miRNA-21特异性、灵敏性检测。

然后,研究人员将DNA探针共价连接在介孔聚多巴胺纳米换能器颗粒内,颗粒作为猝灭剂将探针的荧光暂时猝灭。利用聚多巴胺的近红外光热转换性能,激活热响应的DNA探针,实现NIR光照对DNA探针的远程控制。

研究人员将该纳米探针通过尾静脉注射至荷瘤裸鼠体内,通过程序性施加短时间(3 min)NIR光照激活肿瘤部位荧光成像,而后施加长时间(10 min)NIR光照实现荧光成像指导下的肿瘤光热治疗。相比于单因子激活的纳米探针,该内外源双因子共同激活的纳米探针既能保持较高灵敏度(肿瘤与背景信号比为8.95),又展现出高特异性成像特点(肿瘤与肝肾信号比为9.10),导向热疗抑瘤率达到85%。

总之,该诊疗一体纳米传感器体系通过功能耦合设计和结构可控构筑,实现了单个颗粒上探针集成、光信号响应、传感控制、治疗功能的集约整合和协同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参考资料:
[1]Zhengqiang Wang, et al. Exo/endogenous factors co-activatable nanodevice for spatiotemporally controlled miRNA imaging and guided tumor ablation. Nano Research. 2021. DOI : 10.1007/s12274-021-3554-1.

本期服务顾问

咨询在线QQ

服务热线

400-611-2850


服务和特性

价格和优惠

扫微信咨询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