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 为什么体内有些癌细胞没发展成癌症?最新发现或颠覆教科书!

发布时间:2021-09-07 10:37     文章来源:未知     作者:百替生物

在癌症生物学发展的这几十年里,人们已经对癌症的起源达成了共识,即在正常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不断积累,导致致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最终形成了癌细胞和肿瘤的发生。人体内每天潜伏着数千个因DNA错误而发生突变的细胞,它们都存在着最终致癌的可能性,但并不是所有基因突变都会导致癌症,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解开导致这一差异性的原因,这一难题也终于在最近得到了攻克。
近日,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研究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项题目为“Developmental chromatin programs determine oncogenic competence in melanoma”的研究,该项研究发现了影响黑色素细胞癌变的关键成分——细胞环境内的染色质修饰酶ATAD2蛋白,这一基因可增加突变原癌基因的致癌能力,促使癌症形成,并由此提出了影响细胞癌变的第3个关键因素,即由细胞环境所启动的致癌能力。
图片
黑色素瘤与BRAF基因突变相关,研究人员首先在斑马鱼模型中驱动了BRAF基因表达,使其在黑色素细胞的发育早期、中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激活癌细胞。结果显示,黑色素细胞在早期和中期两个阶段,对BRAF基因有强烈的转录反应,均激活了癌细胞,而成熟期的黑色素细胞则几乎没有转录反应。
为了将研究扩展至人类细胞,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人类多能干细胞 (hPSC) 衍生的肿瘤模型,同样将其分化为三个阶段,并将其移植到小鼠体内,研究显示,人类成熟期黑色素细胞对恶性转化具有相对抵抗力,而早期和中期的黑色素细胞则很容易发展成肿瘤。
图片
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黑色素细胞的斑马鱼(左上角);GFP标记黑色素细胞的放大图(左下角);人类干细胞衍生黑色素细胞(右)。
研究人员为了研究这三个阶段的细胞类型之间的本质区别,进行了GSAA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在早期和中期黑色素细胞中,几种染色质修饰酶显著上调,包括ATAD2、BPTF、BAZ1A和EZH2 由此,研究人员提出假设,这些染色质修饰酶或许是让早期和中期黑色素细胞产生癌变的“罪魁祸首”。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去除色质修饰酶ATAD2后,黑色素细胞失去了癌变的能力,随后,又将ATAD2重新添加到黑色素细胞中,细胞便重新获得了致癌的能力,这意味着,ATAD2是黑色素瘤能否顺利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研究人员继续利用MSK和癌症基因组图谱提供的大量数据进行验证表明ATAD2 激活的癌症患者生存率显著降低,进一步验证它的确在癌症基因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此次在黑色素瘤中对ATAD2蛋白的新发现,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靶点,此次,对于癌症形成所提出的致癌能力第3因素理论,与传统理论形成了鲜明对比,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见解。未来,靶向 ATAD2 基因或许有望开启治愈肿瘤的新方法该团队为研究黑色素瘤而开发的 hPSC 技术也可能被证明在个性化癌症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考资料:

[1] Arianna Baggiolini, et al. evelopmental chromatin programs determine oncogenic competence in melanoma. Science. 2021. Doi:10.1126/science.abc1048.

 

本期服务顾问

咨询在线QQ

服务热线

400-611-2850


服务和特性

价格和优惠

扫微信咨询我们